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部门首页 -> 他山之石 -> 正文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众创 专创 实创 阶式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发布日期:2023-06-17  来源:   点击量:

一、案例主题

日照职业技术学院“众创 专创 实创”进阶式创新创业

育人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二、背景与起因

在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国家经济发展逐渐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高质量创新创业型人才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转型升级的关键因子。《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新时代要加强双创人才培养,提升高等院校创新体系建设,构建一批国际一流的国家科技创新基地。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一种着力于促进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理念和模式,仍存在理念滞后、与专业教育结合不紧、与实践脱节、实践平台短缺、指导帮扶不到位、评价体系不全面等问题。

三、做法与经过

(一) 加强顶层设计,创新育人模式

2016 年9月,学校遵循“面向全体、分类施教、结合专业、强化实践”的原则,重构了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创业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明确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的8学分要求,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和创新创业教研室,开发

了专业融合专门课,建设了创新创业实践课,完善了学分转换和学分奖励制度,进阶式开展创新创业教育。

从2016 年开始,学校确立了双创基础、专业融合、实践实战“三阶递进”的课程教育体系,完善了跟岗实习、轮岗实训、顶岗实做的“三梯推进”的专业训育体系,形成了工作室选育、孵化器培育、加速器扶育的“三链促进”的实战孵育体系。课程教育、专业训育、实战孵育进阶式育人,建设了“通识、专业、实践”三融育人体系,搭建了“课程、岗位、平台”三链育人载体,完善了 “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联动”的三全育人机制,立足于创新创业意识唤醒、岗位创新创业精神开拓、自主创业能力激发,通过2016-2021 年的理论探索和实践完善,成效显著。

“众创专创实创”创新创业育人模式示意图

(二) 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育人成效

1.系统化设计并实施了“通识、专业、实践”三融育人

体系

双创基础课程教育融合通识教育。面向职场课程体系中,单列了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开设双创基础课、专业融合课、实践实战课3类创新创业课程,共计8 个学分。在通识教育课程体系中,设置创新创业与职业发展课程模块,累计开设《精益创业》等创新创业类专项课程达55 门次,13 门 专项课程被评为通识核心课程和通识特色课程。

专业课程融合创新创业教育。建设“专创融合”特色示范课程,累计开设26 门次,共有278 门专业课融入了创新创业教育元素。优化教学方法,全程实施项目式教学,建立了11 个“大学生专创工坊”,为专创融合提供实践平台。

实践实战课程融合实践教学。搭建“五位一体”创新创业实践平台,依托专业实训室,搭建全程化开放式实践平台;依托教师工作室,实现“现代学徒制”培养创业之星;依托校内外创业孵化基地,提升创业实战能力;“政校行企”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促进协同育人;聚焦产业需求,精准培养创新创业人才

2.搭建“课程、岗位、平台”三链育人载体

以课程链为基,培育意识。构建了“必修+选修”课程

群,形成了“基础+专项+融合+实践”创新创业通识教育闭环,开发校本教材、建设在线课程和资源共享课,开展混合式教学、探索体验式教学,以课程建设育创业意识。成功申

报了2 项山东省教学改革项目,完善了职业核心能力训练、创业管理、等27 门通识类创新创业教育线下课程;创新创业教育在线开放课程累计开课6 学期,选课学校达到 51 所,选课人数达5.81 万人,互动达 126 万次,被评为 2021 年山东省就业创业金课;积极探索混合式教学模式,累计采用翻转课堂的班级超200 个,人数超 8000 人。

以岗位链为核,训育结合。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学全过程,基于面向职场的课程体系,在专业教育的跟岗、轮岗和顶岗阶段,通过跟岗实习、轮岗实训、顶岗实做三个训育环节,提升学生岗位创业能力。

以平台链为器,孵育成果。初阶层次,基于双向选择,指导教师为主导,帮助有潜质的学生和项目步入实创阶段;中阶层次,通过金种子计划、国家级省级众创空间、科技产业园培育初创企业,指导教师和创业导师双指导,升级打磨创业项目,完成企业的创立;高阶层次,通过日照创新创业大学、日照市青年创业基地等扶育发展良好的初创企业,创业导师为主导,整合优势资源孵育促进企业成长,帮助学生成才。

3.建立“全员参与、全过程实施、全方位联动”的三全

育人机制

全员参与创新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创业导师、专业教师通过体验式教学、项目式教学等多样活动开展教学;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通过竞赛,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潜能;专任教师、兼课老师、辅导员老师、专业教师、创业导师、企业导

师全员参与到创新创业教育中。

全过程实施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教育全过程:以创新创业课程教育为基,融合通识教育培育众创意识;以专业

融合教育为核,融合岗位实习实训,对不同专业培育创新创业创造精神;以实创教育为器,提升自主创业能力。创业项目指导全过程:选拔部分学生开展创业行动,在创业的不同阶段,学校提供服务帮助学生成功创业;教育对象扩展到初创企业的学生,空间延伸到校园之外,时间延续到毕业之后。

全方位联动创新创业教育。全方位联动,校内外、课内外、线上线下联动,健全体制机制保障;课程、教学、学分、平台管理全方位联动,课程三融,线上线下结合,教学内容系统化;教学与管理联动,配套学分互认、奖励制度,设立了创业扶持资金,开设了创业专项计划;学校与企业联动,政校合作,校企协同,帮助初创企业成长壮大。

四、成效与启示

( 一 )育人效果显著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明显增强

近6 年来,创新创业教育覆盖到所有学生,98%以上的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2020 年 31 家世界和中国 500强企业提供高端岗位占毕业生数41.42%。2021 届毕业生总体毕业去向落实率98.27%。学生累计获得创新创业奖励 208项,获奖人次超1000 人。学生团队获创新创业大赛省级三等奖以上140 余项,在第八届中国国际 “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银奖2 项。 目前,学校每年在孵企业超200 家,带动就业人数超 500人。涌现出在校生创业典型贾

圣超、荣获山东省财贸金融系统五一劳动奖章的岗位创业典型裴慧、获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的自主创业典型华洪科技创始人卞光洪。

(二) 育人成果丰硕,取得系列教科研成果

文化创意中心教师团队获山东省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建设“通识+专项”创新创业类课程共计 58 门;出版 6 本教材,累计发行10 万余册;开发在线课程 1 门,选课学校达 51 所,选课人数达5.8 万人,互动次数达 126 万次,获评山东省就业创业金课1 门;立项创新创业课题 16 项,发表论文 26 篇,教师获得创新创业类奖励100 余项。2016 年以来,学校先后获得“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卓越奖创新创业奖”“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先进单位” “山东省文化创新奖” “中国职业院校世界竞争力50 强”“高职、高专类高校团学创业教育工作指数 100强”等荣誉称号20 余项。

(三) 育人经验多方推广,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成果实施以来,与200 余所院校交流,成果 27 次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大众日报》《日照日报》、山东教育台、中国教育网络电视台等媒体报道,参加世界职业院校与技术大学联盟2018 年世界大会、 中德职教创新对话论坛、胶东经济圈创新创业发展联盟等研讨活动58 次,新西兰梅西大学、奥克兰国际学院、加拿大汉博理工学院、台湾龙华科技大学来我院访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山东职业学院、扬州工业职业学院、烟台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等兄弟

院校前来交流学习累计169 次。成果完成人到山东科技职业学院、淄博职业学院、青岛职业技术学院等近10 所院校进行交流指导。学院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文化创意中心金种子计划被新疆喀什职业学院、山东外国语职业技术大学等10多所院校借鉴学习,在省内外兄弟院校中产生了良好的示范效应和推广效果。